朝天鼻的临床表现为鼻梁长度太短、鼻孔向上,给人猪鼻子的印象。这些病人常伴随有鼻根低的马鞍鼻,会让眼睛看起来比较无神,脸部轮廓不明显,更严重的是鼻头皮肤很厚,类似酒糟鼻,相当难以矫正。
纠正短鼻畸形的基本原则是:重新构建外鼻的支撑,使其能够产生持续向下延长的力量;充分调动和利用皮肤软组织及鼻衬里(粘膜)的活动性和弹性;利用相同或相似的组织补足真正并且量较大的组织短缺;调整好鼻自身各亚单位以及鼻子与面部的协调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维护正常的组织血供,控制好延长时产生的张力,选择恰当的材料构建鼻支撑等问题。不能为了获得美貌的效果而惘顾潜在的风险。
目前延长鼻子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种:缝合法和移植法。缝合法是指将鼻翼软骨充分游离后,根据Anderson的三脚架理论[7],单纯对鼻翼软骨进行缝合操作,使鼻尖向尾侧旋转。而移植法中,鼻尖部的盾牌移植或者帽子移植都可以延长鼻子的长度,但与缝合法一样,延长的程度有限。最为强有力的手术方法是鼻中隔的延长,包括耳复合组织在鼻中隔前角处的移植和鼻中隔的延伸型楔子移植,相对而言,后者能够延长的幅度更大。
鼻子下2/3的天然支撑结构主体是软骨,根据“同物相济”原则,进行鼻延长手术最佳的手术材料应该是软骨。鼻中隔软骨既有一定的弹性,又有足够的强度,是最为理想的材料,但鼻中隔软骨在短鼻畸形的病人中可获取的量较少,难以满足需要;耳软骨为弹性软骨,弹性有余而强度不足,要使用时需用两片相对缝合,一方面可以使弯曲的软骨变直,另一方面加强强度;有时还可以使用肋软骨,肋软骨为纤维软骨,强度足够,但质地较脆,易扭曲变形,尚须在另一个部位手术,术后还会留下切口瘢痕,多数病人不愿切取。
皮肤及粘膜可被扩张量的估计对于手术设计、效果也极为重要。一般来说,皮肤及粘膜有较大的弹性,通过进行广泛的皮下组织剥离和组织动员,再加上稳定的支撑结构的扩张,多数能够满足手术的需要。手术中最为有效的剥离包括鼻翼软骨外侧脚与侧鼻软骨之间的软组织分离,鼻中隔膜部的分离,籽骨复合体处的分离等等。但皮肤可扩张的量终究有限,有时还需行多次手术延长才能达到最终效果。